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5章:从《梦溪笔谈》到《天工开物》 (第4/8页)
的态度。 值得称道的是,“宋应星”在学术上对自己要求极严,有着高尚的科学美德。其在《天工开物》的初稿中,包含有“观象”和“乐律”二卷,是作者“宋应星”专门论述天象观测和音乐韵律的。 可是,在《天工开物》正式刊行时,作者却将上述两卷抽了出来。“宋应星”自认为这两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了。这说明“宋应星”追求实际例证,也就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科学精神。 “宋应星”在阐明其“形气”论、“二气五行说”及万物“生化之理”的自然观时,已经把中国传统“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构成及其发展的学说推向一个新的境界,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使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具有更多哲理性和自然科学内容。运用他的这些理论思想,就能够比较容易的去解释更加广泛的自然现象了。 “宋应星”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是在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宋应星”为自己的著作冠以“天工开物”之名,就是这一思想的生动体现。 “天”即自然界;“工”指人的技巧;“开”是开发利用之意;“物”亦物质财富。“天工开物”的意思就是“在自然界中被人工技巧开发出来的物质财富”。在“宋应星”看来,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人为万物之灵长,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开发利用自然,并创造生活需要的各种物质财富,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天工开物》的序中,宋应星开宗明义地说:“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