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47章:大漠草原各部反应(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7章:大漠草原各部反应(2) (第3/6页)

“三千营”,而“英国公”张伦坐镇“奋武营”,并让其勤奋训练,以备不时。

    同时,明武宗朱厚照对“九边重镇”也做了部署,并对白羊口、古北口等通往京师的要地,也加派了军队驻守,这一切就是害怕自己万一战败被俘之后,就能避免重蹈当初“土木堡之变”的覆辙了。

    古代打仗,就是拼补给、拼粮草、拼计策。尽管明朝中后期贪腐横行,行政拖沓,克扣严重,但现在却是皇帝“御驾亲征”,谁敢克扣皇帝的军饷?就等着被诛灭九族!故此次北巡,粮草运输效率异常之高。

    按照户部年度财政报告,宣、大两镇原有粮草足够支撑大军5年之用,现又调关内太仓等处的储备粮15万石、白银35万两增发宣、大(其实武宗圣旨要白银100万两,但户部实在是没钱了)。明武宗便找借口对负责对置办军需事宜造成拖延、克扣、玩忽懈怠者从严处置,就当作给大军出征“祭旗”,以儆效尤!

    按照这种“超标准”配置,明武宗这次北巡就不像是来打仗的,倒更像是来游玩的,因为将士们都吃饱穿暖,不仅武器精良,盔明甲亮,而且“神机营”火器也补给也到位,弹药充足,和过去打仗时截然不同。

    正是有了如此好的后勤保障,才让明军的战斗力大增。不过,有历史记录以来,中原王朝和草原部落打仗,多数打的是防御守城战,因为草原游牧民族的骑兵部队机动力极强,能隨時把握住战场的主动权。

    相对而言,中原王朝大都缺乏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只能依靠大量步兵去与对方交战,但两条腿的男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