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攻击机 (第15/41页)
准配置为24架),却缺乏足够的侦察力量,很多战场失败也部分归结于此。 日本海军克星 sbd来源于美国1934年对舰载俯冲轰炸机的一次统一化方案,诺斯罗普新颖而前卫的单翼方案得到了海军的认可。后来,诺斯罗普被并入道格拉斯,sbd也成为了道格拉斯公司的产品,从1939年的sbd-1一直到1944年的sbd-6,各型生产了近6000架。 sbd装备了自封闭油箱、防弹挡风玻璃和乘员装甲防护,性能非常可靠,是二战时期美军战损率最低的海军舰载机,也是二战期间失事率最低的机种之一,受到了美军飞行员的广泛好评。同时,sbd具有良好的低速性能和盘旋能力,甚至对着以灵巧著称的日本零式战斗机都可以躲上一躲。此外,sbd的机载火力十分强大,且命中率高,仅机腹下方的726千克炸弹重量就为99舰爆的2倍以上,机翼下还可挂载45千克炸弹,前后4挺重机枪对付日本“轻薄省料”的飞机也绰绰有余。因此,sbd在太平洋战场上可谓日本舰船和99舰爆的克星。 其实,sbd自身也有着无可规避的缺陷。首先,sbd是美国海军唯一一种机翼无法折叠的舰载飞机,这对于航母上狭小的甲板空间可谓是致命硬伤,使航母在载机数量上处于劣势。其次,sbd飞行速度不高,巡航时速比99舰爆低出50千米,在珊瑚岛海战中看着日机起身飞走却无可奈何。然而,sbd出色的战场表现牢牢封住了批判者的嘴巴,其实打实的战绩牢牢树立了二战期间主力舰载机的地位。 完胜中途岛 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越来越急迫地希望在美国恢复元气之前彻底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为此,日本于1942年6月4日动用了史上最庞大舰队进攻美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