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攻击机 (第14/41页)
心国来说,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惨淡结局 除了偷袭珍珠港,99舰爆和97舰攻还参加了珊瑚岛海战、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岛海战等诸多重要战事,两者在1941年时都是性能颇佳的优秀飞机,但在战机更新极为快速的二战时期并没有与时俱进地发展改型。而且日本资源有限的小国劣势使飞机普遍“皮薄易碎”、“后继无机”,优秀机型也多是昙花一现。 尤其是作为俯冲轰炸机的99舰爆,对飞行员水平要求极为苛刻,参加珍珠港偷袭行动的飞行员都是经验丰富的高手。随着战事的发展和日军的颓败,优秀飞行员所剩无几,护航的零式战斗机数量严重不足,其速度慢、防护力弱的缺陷日益凸显,命中率甚至不足10%,到了战争末期,只能由初出茅庐的飞行员驾驶,成为日本神风特工队的自杀式飞机。 与此相反的是美国强大的设计力与生产力,使日本飞机总是很快被美机所超越。美制机型往往“真材实料”,不仅技术先进,而且装甲厚实,可靠性更强。历史证明,在珍珠港几乎肆无忌惮的大轰炸也只是让美国太平洋舰队瘫痪了半年。据后来资料分析,即使日本完美地炸毁了美军油库、工厂、船坞等设施,美国也不过多花几个月就能完全补充回来。由此可见,持久战中的资源保障永远是制胜的法宝。 3.5 令日本望而生畏的sbd“无畏”轰炸机 sbd“无畏”式是由美国道格拉斯公司开发的一种俯冲轰炸机,其中sbd分别代表侦察(scout)、轰炸(bombing)和道格拉斯(dauglass),列装美军舰载机联队的侦察和轰炸中队。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对于战场侦察的重视。而同时期的日本,航母上一般配有相同数量的战斗机、轰炸机和鱼雷机(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