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82 (第4/4页)
开始,或许只是对混乱稍加约束,渐渐的脱离了原本的信念,变成可怖的怪物。掌权者捏住了理学的七寸,肆意倾轧弱者的生存空间。原本讲究对等关系的儒家三纲五常,变成了单向要求。即,从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发展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理学走向了极端,按照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就该麻溜去死了。 管平波过问一群寡妇的婚事,正是因为她们显眼的能在史书上留名。毕竟牲口守不守节,没人关心。名门望族则不同,社会的道德体系由他们构造,逼他们“弃暗投明”,能更快的摧毁理学,建立属于梁朝的社会价值观。 人有求生的本能,顾吴两家再是坚守底线,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愿意为了“追求”去死。只要不想被灭九族,就只能乖乖的服从。 遭受重创的顾吴两家已经快揭不开锅,靠着在朝为官的姻亲们接济。但,顾吴两家遭受管平波厌弃,姻亲们也不敢表现太多,仅仅只是不饿死罢了。昔年养尊处优的敏妃、昭容,只得没日没夜的做绣活为生。 为夫守节这等事,当时一时冲动,跟着去死也是常见的。然守的几年,非心中有大志向,多少会有动摇,因为日子实在太苦、太寂寥、太绝望。尤其是生活条件一落千丈时,如无外力,能绷住的凤毛菱角。陆观颐的家族,想要节烈的名声,不知砸进了多少银钱。守节,绝大多数情况下,实乃豪族才享受的起的奢侈品。 接到管平波旨意的瞬间,敏妃两行清泪滑下。她不知道自己在哭终于脱离了无尽的苦海;还是哭自己从此再不能做节妇,要受家乡父老谩骂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