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11节 (第7/7页)
里,祝缨写得很明白,不让带兵,她还怕人要害她呢。带兵过来,一是对付西、北两地也需要兵马。二是她很含蓄地说,朝廷兵是有的,精兵不太够,她这些兵,好使。 如果不答应她,拖下去,朝廷元气大伤,想再恢复就难了。她估计真能头也不回地走了,不收拾这烂摊子。 施季行颇觉倒霉,大好的形势,明明他与王叔亮已经开始把局面扳回来了,皇家自己出事了,拖累了天下,这找谁说理去? 两人最终决定去见皇帝,做最后的努力。 二人带了祝缨的奏本面圣,新君有些急切地问:“如何?” 王叔亮把奏本奉上,新君越看脸色越差,道:“这……岂有此理?” 施季行道:“陛下息怒,祝子璋向来耿直,也守诺。” “那是以前,多少年过去了,还如当初么?”新君很是疑虑。 王叔亮道:“请陛下圣裁。”他也觉得,让外藩带兵入京,有点儿戏了。又着急,因为几人中更懂军事的姚辰英北上不在眼前,对兵马的评估,他心里没底。 以本心论,施、王是不同意外藩带兵进京的。给祝缨的那份文书里,他们压根就没提让她带“援军”的事儿,也是一种有意回避。 不同意呢,就卡死在这儿,祝缨不进京,他们还跟西、北两处耗着。召祝缨,就是不想耗。祝缨看得也准,陈萌提议的时候就说,耗着,朝廷这次肯定能耗得过,问题是接下来就不好收场了,所以得要个果断的人来,把眼前事给了结了。接下来才有余地。 君臣三人进退两难之时,陈萌求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