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第3/4页)
而其所有弟子中唯有种放可堪造就,但种放性格属于一个隐士,不愿意出任。 将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不相识的人。百里无忌心中也犹不甘。 陈抟当时在潢河南岸造访百里无忌时曾经提出请求,那就是明国一统天下时。宗教院院令之位,由道教出任。 以此来为道教争夺明国有上限的宗教参与人员。 百里无忌因势答应了陈抟的提议,但百里无忌绝不想道教一枝独大。 这会让道教俨然成为明国的国教,与明国利益不符。 宗教此时已经深入人心,冒然取缔势必引起国内大乱。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顺势引导。 不取缔、不鼓励,限制人数、树立起另一宗教与之抗衡,方才能起到宗教为自己所用的意图。 那么,影响力不逊于道教的佛教,自然成了百里无忌的不二之选。 而明国佛教之人,百里无忌熟识得不多,除了幼时的龙兴寺齐已僧,百里无忌并未与别的佛教中人有过瓜葛。 而眼下,面前就有一个人选,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佛教从天竺传入中原,相当一部分来自大理,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大理做为天竺与明国的临接地,对佛教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 这也许就是佛教成为大理国国教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段佛音在大理国中做为佛主的代言人,有着显赫的声望,这将成为她得天独厚的先天有利条件。 百里无忌怔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