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9章 (第2/3页)
来了。” 就连7361也觉出了奇怪,等平生走了后,他问裴润:“你知道纪老师去了哪里?怎么三天都没有回来?会不会碰到坏人了?” “阿遥不必担心,老师无事的。”顿了下裴润又道:“应当明后天就能回来了。” 裴润说得很准,纪鸿卓是在第五天上午回来的。 不光是人回来,纪鸿卓还告诉了几人一个天大的消息。 荀通判一家,连带其兄弟一家,因为贪墨之事,被抄家下了大狱。 第161章 这可真是惊天的大事。 那可是荀通判,别看对方官职仅为正六品,可在郓州城,荀家隐隐都能压正四品的知府一头的。 原因也很简单,季知府寒门出身,家族不过是一个无名无姓的小族,在季知府之前,族中人最厉害的也不过考中一两个秀才。 荀家不一样,荀家是世家大族,荀家一脉嫡系扎根京城,朝中有不少职位都是荀家的人。 荀通判虽不是嫡系,但与京城荀家的家主关系亲近,两人的父亲是嫡亲的兄弟,自然要比平常的荀家旁系亲近的多,算是正经亲戚。 所以荀家在郓州可以说一不二,就连季知府在某些时候也要忍让。 这次查出荀家贪墨,起因还是因为八九月份的那次让季知府头疼的水灾。 那一场水灾可以说是天灾,但更多的是人祸。 造了三年的堤坝,因为贪墨而偷工减料,今年大雨下了五天,堤坝就被冲毁了。 五个县,大大小小几十个村落,冲毁良田房子无数,失踪淹死的百姓不知多少。 通判职责很多,水利就是其中一项,水坝这事自然是荀通判负责,结果捅了这样大一个篓子。 贪墨这个事情,可大可小,毕竟做官员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