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3章 【2004年】 (第4/8页)
养活香江人’来形容新时代集团,更有媒体通过调查,发现香江差不多有10多万人给林祖辉打工。要知道,香港就业人数才320万。 重要的是,能给林祖辉打工的市民,整体收入肯定是极高的。 “数码港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香港科技产业崛起!” “文化产业就业人数继续攀升,名副其实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香江航运胜过新加坡,继续成为全球航运重地。” 一条条新闻传播给市民,大家才发现,林祖辉在香江的影响力有多大。 如果说李超人是世界商人,华人的骄傲,那么林祖辉又算什么呢? 科技、文化,这样高附加产值的产业,都是来自传媒集团,并引领整个香江的发展。 有媒体直接评论道,香江没有林祖辉,那么不可能有文化产业、科技产业,整个GDP要减少20%左右。 一时间,林祖辉成为香江市民茶余饭后的讨论对象。当然,这已经习以为常,毕竟科技、文化产业已经兴起近十年了。 ...... 新时代集团发布年度财报不久,传媒集团也发布了年度财报,一时间震惊整个香江,就连海外都关注起来。 传媒集团在2003年度的纯利,竟然高达600亿港币,其中非经常性盈利465亿港币(出售ICQ),正常性盈利135亿港币。 股息分红方面,传媒集团较为吝啬,只是拿出30亿港币分红;毕竟2003年的利润,还有二百多亿是微软的股票。 舆论哗然! 传媒集团不像香江其它企业,他是香江科技、文化产业的支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