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 毛衣火爆 (第7/8页)
这几种药品,管制的不算太严格。 这些都是大人物的生意,带出去就会获得巨额利益。 这根本不是咱们可以插手的生意。” 杜宝年点点头感慨道:“一小瓶大蒜素和青霉素,在京城那里,售价高达一千两银子。 这个利润太丰厚了,根本就不是我们能插手的生意。” 乔振继续说道:“杜兄,你除了可以买一些玻璃镜子,这种东西永不过时。 剩下的钱,我建议你买毛线。 汉中产的麻布和棉布,这种机器生产的布匹,一眼就能识别出来。 大明各地,明面上都不允许贩卖。 普通商人贩卖就是一个通贼的罪名。 只有当地豪绅大户,才能卖这些东西。 毛线就不一样,它是新出来的事物。 在这些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你卖到京城那里,肯定会大赚一笔。 毛衣在这个季节,穿身上实在是太暖和。 冬天的时候,毛衣也能穿在里面。” 杜宝年听着乔振说毛衣的种种好处。 他又跟着隆昌号的伙计,亲手学会织毛衣,了解到织毛衣的难度。 杜宝年眼睛一亮,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采购大量的毛线。 贩卖都京城等地区,这几年冬天一年比一年冷,毛衣销量肯定会很好。 ……………………………… 钱明义收到邮局寄来的信件。 毛衣在汉中大卖,毛线供不应求,他们毛纺织业开局就成功了。 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宁夏。 带领的官吏都是实干派,很快就建设好毛纺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