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天下_第193章 治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 治蝗 (第5/9页)

   蝗灾正式形成,数百万上千万,甚至是上亿只蝗虫成群结队。

    这些蝗虫体内产生剧毒,鸡鸭食用蝗虫,不久就会毙命。

    人吃蝗虫或是食用病死的鸡鸭,量多一些,人也会死亡。

    我们派人观察河南和湖广的蝗灾,已经获得一手资料。”

    蝗虫成群结队,规模一旦上来。

    蝗虫群体中,就会释放一种信息素,刺激蝗虫体内大量释放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

    散居的蝗虫几乎不合成苯乙腈。

    群居蝗虫在遭到攻击时,它们会立即将苯乙腈转化为剧毒化合物氢氰酸。

    蝗虫形成蝗灾,它就不再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变成了致命的毒物。

    苏河介绍道:“这是我的学生云丛清,他是科学院农业所的专家,专门研究蝗虫等害虫和培育除虫菊。”

    王仲策点了点头,他已经听明白云丛清的意思。

    蝗灾一旦形成,没把它消灭在初始形态,就不能再用鸡鸭治蝗的方式解决。

    苏河看向云丛清,询问道:“你这几年一直研究蝗虫,现在进展的怎么样?”

    云丛清作为他的学生,苏河把他关于蝗虫和一些常见的害虫,基本防治理论,都教给了云丛清。

    云丛清的主要工作,就是验证苏河提出的理论。

    毕竟苏河的知识,很多都是在书上看到。

    有一些人编书很不负责任,瞎几巴乱编。

    苏河在这两年,提出过很多有错误的理论。

    这些理念直接被学生们证伪,这也让学生们认识到,苏河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不是一位神灵。

    苏河也会出现错误,他们学到的理论要进行验证。

    云丛清听到苏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