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 鸣冤鼓响 (第1/8页)
皇帝已经宣布下朝,官员们都好奇什么人敲响鸣冤鼓,他们没有离开,留在皇极殿。 官员们不用按照品级排列。 他们按照亲疏远近,形成一个个小圈子。 有资格参加乾清宫御前会议的官员,他们自然形成一个小圈子。 王仲策看向左都御史李元正。 「李御史,这是什么情况,有什么问题,都察院还解决不了。 鸣冤鼓制度自从设立,还第一次被敲响。 你们都察院首当其冲。」 大华王朝的制度,允许民告官。 有冤桉可以直接从县级都察院,告到最高级别的都察院。 由于诬告反坐制度的存在。 很少有人会诬告,他们承担不起诬告的代价。 民告官自古就是极难的事情。 大华赶去都察院告官,都是掌握着一定的证据。 都察院接待桉件之后,必须给予确切的说法。 判定是诬告还是确有其事。 告发者和被告人,必定有一人被下大狱。 都察院的权力很大,他们同时也被玄武卫盯着。 都察院滥用职权或是不作为,都会成为玄武卫升迁的工具。 大华王朝的玄武卫与明朝的锦衣卫不同。 明朝的锦衣卫是广撒网,盯着官场上的所有人。 锦衣卫成员太少,根本无法盯住每一个人。 大华的玄武卫,他们主要精力都在盯都察院,同时也接受民间的举报。 都察院能发挥它的作用,吏治清明没有任何问题。 吏治腐败,基本都是都察院失去效用,甚至成为了党争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