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降粮价 (第7/12页)
挺不了几年。 一旦我们发展速度慢下来,没有更多的银币支持秦军作战,战败的后果太可怕。 我们可不像大明朝,有海外西夷的银子,源源不断输送到东南地区。 发展工业要花钱,训练士兵要花钱。 培养小学生要花钱,修建水利道路要花钱。 官府各个衙门,就没有不花钱的地方。” 苏河看着王仲策焦急的模样。 他语气轻松的说道:“我已经想到办法。” 苏河想到的办法,就是让农村大力发展养殖等副产业和小型轻工业。 农民一个人的力量太弱,在乡公所的指导下,让他们成立合作社。 共同承担风险,共同获得利益。 先让乡公所和各县的衙门,采购农民合作社的产品。 可以通过订单的方式,预付一定的资金。 让合作社可以发展壮大。 每一个乡村,都有他们独一无二的地方。 根据每一个地方因地制宜,只要不瞎搞,这些农村合作社,肯定能生存下去。 他们发展壮大,就可以转型成正式公司。 经营不善破产,也由合作社的农民,共同承担损失。 有官府的扶持,只要不是胡搞瞎搞,这些合作社哪怕不能发展成公司。 也不会到破产,负债累累的地步。 在桑树林多的地区,开办小型剿丝厂。 竹林木材多的地区,开办加工厂。 制作些桌椅板凳,竹框雨伞之类的小物件。 稍微有些资本,可以招募工匠,开办造纸厂等更具有技术的工厂。 哪怕是什么都不会,养些鸡鸭和猪,每个农民都会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