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61) (第12/30页)
轻声道:「只要给出一道旨意即可。」 「丁寿?朕怎么把他忘了?」朱厚照开心地一击掌,道:「赶快拟旨……」 「皇上不可。」刘瑾连忙出言阻止,「这车霆信上说朝中有人为其助力, 虽不知是否妄言,但宁可信其有,若是由庶吉士拟旨,再由内阁与六科审议, 靡费时日不说,且人多眼杂,恐有消息泄露之虞。」 「朝廷法度如此,还能怎么办?」朱厚照无奈地摊手问道。 「不经内阁,皇上亲笔写道旨意,嘱丁寿便宜行事。」刘瑾不假思索给出 了答案。 「你让朕发中旨?」朱厚照搓了搓手,心虚地道:「干系重大,若是未获 实据,朝臣物议该当如何?」 正德还有心里话,要是亲笔旨意传下去,人家压根不认账,他这皇帝的脸 往哪儿搁,其实按朝廷规矩皇帝的旨意只有六科才有封驳权,内阁不过负责起 草建议,各级官员接旨执行就完了,可自「三杨」始,内阁权力膨胀,没有内 阁署名的圣旨反倒见不得人了。 小皇帝应该庆幸,明朝皇帝偶尔发发中旨,只要不太过分,大臣们也捏鼻 子认了,毕竟真翻了脸,大家面上都不好看。如果是大宋朝,这种旨意直接就 能被文官撕了扔你脸上,反正在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小范老子「手滑」理论指导 下,大宋文官早已拧成一股绳,激发民变没事,失土丧师没事,其他什么草菅 人命、贪污受贿的更不算个事,真论起来,开封府那位包龙图的虎头铡,除了 能砍狄青、岳飞这样的武将,连文官一根毛都动不了。 听了正德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