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试先天! (第8/8页)
及步步攀登,最终抵达圣人的本身的境界中去的过程,怎么看都更加合理和清晰。 打个并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一辆马车只能坐下六个人,而身后有猛虎在追逐六个并不认识的陌生人,那乘坐马车的儒生可以只救五个人,这是不损伤儒家仁义的,在儒家的观念下,没有任何人可以由此去批评他,儒生自己也不必自责。 但如果是墨者,就得自己下去面对猛虎了,不去便不足以称之为墨者。 当然可以借此来说儒生没有墨者那么高尚,可当真愿意那么高尚的人又有几个呢? 嘴上的批判固然简单,落到实处哪有那么容易。 能够不见到猛虎就驾车狂奔,反而愿意尽其所能的救人便算不易之事了。 墨者降为三千之数,真是因为荀轲跑出来唱反调么? 只是因为大家嘴上喜欢,却又都不肯去做而已。 违背人性,自然要被人性教育。 人性本恶,恶中求善。 荀轲取的,便是扬善抑恶之路。 伴随着时日的推移,愿意信奉儒家的人,也越来越多。 其中也不乏一些愿意尽更多“善”之人,兴修道路,建设学堂。 也因为足够多的人参与其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儒家的声名便开始飞速的拔高着。 夏朝在被新的理念所洗礼,更为贴合他们的理念。 时间来到夏朝三十七年。 这一天,五位宗师再次造访顾家小院。 今日,他们中有人要冲击先天之境!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