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_第三三五章:与众不同就是特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三五章:与众不同就是特色 (第3/6页)


    好歹也是当了几年镇州都督的人物,镇州也有酿酒的作坊,二锅头的原厂就在镇州,其真实的成本是多少,马周比谁都清楚。

    用绝对的暴利来形容一下,也毫不为过。

    低廉的人工成本,高昂的粮食成本,酒糟可以自己做,毕竟是作坊,去买的话就不划算了。

    如果按照现在的粮食价格来算,一坛十斤装约合一斗的二锅头,市面上卖十五贯。

    虽然作坊将其定义为十斤,但市面上还是更喜欢将其称为一斗,当然,两者并不是一个量词,一个是容量单位,一个是重量单位,反正就这么糊涂着用呗。

    而价格,是李元吉亲自定的,比市面上的酒高了五六倍有余,便是比那些最高端,最有名的酒,也贵了大约一半的价格。

    为什么要卖这么贵?得益于李元吉上学时候的语文老师。

    天天追在屁股后面要求背诗,结果就背会了李白的《将进酒》。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李白所在的年代并不缺粮,甚至民间的粮价在几钱一斗的水平,那个时候最好的酒都能卖十贯,这个时候卖十五贯很贵吗?

    至于成本嘛……

    嘿嘿,一坛酒的成本连一贯都不到,当然,加上其他的因素,这个价格就不低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成本价格,意味着啤酒未来的出厂价格会低一些,而价格低,意味着可以喝得起的人会更多一些,喝的起的人多了,销量自然也就上去了,销量上去了,赚的钱还会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