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以看到被紧缚之下的胸脯起 伏,虽然还穿着薄纱衣,但这种朦朦 (第1/34页)
六月的太阳,似乎将要把地面烧干烤焦,小小的奉郡在这火红热辣的天气中 也要暂时停下热闹的集市和传统图腾祭拜,城外的渝溪河已经干涸,已经无丝毫 夕日锦绣之城的景象了。 在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却也发生了不少大事,最近桓王在此起兵,听说 已经打到京城了。桓王治民治兵均公正有道,在当地极得民心,奉郡连续七年大 旱,粮食颗粒无收,朝廷却不闻不问,桓王派去的人均被昏庸的皇帝斩首,桓王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行险造反。 话说桓王并不是明国朱氏家族的嫡系成员,其父为本地忽宛族人,在一个偶 然的情况下娶了朝廷公主,而后将其子取名为白桓,是以桓王封号的就从此而来。 这一年为土木之变的第二年,瓦剌国的大军刚退不久,大明刚换个皇帝,本 存侥幸的桓王在使者再度被斩后意识到朝廷的腐败没落,于是召集各部落强将勇 士十万余人在南疆举起了义旗,一路上攻城略地,队伍很快壮大到了有四十余万, 势如破竹,一直兵临北京城下,以区区十万之众将皇帝的百万大军死死的困在了 城墙之内,皇帝手足无措,各地勤王的兵马被桓王打退了三部,其余的都忙着自 保安命,已经不能顾着京城了,眼见危急,兵部尚书魏炯亲率九万御林军突围求 援,岂料被桓王的十五万援军给追歼殆尽,魏炯本人在万军之中也被乱刀砍做rou 泥,桓王的先锋和援军会师之后,二十五万军队硬将北京城围的如铁桶一般,城 破也是早晚的事。 就这样两军对峙了三个月,转眼就到了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