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足鼎立 (第7/8页)
下,但是陛下可能需要自己约束自己。” 赵顼问道:“此话怎讲?” 张斐解释道:“因为文公他们是不可能放弃儒家之法,而王学士也不可能放弃法家之法,只要陛下不反对法制之法话,就极可能会出现三足鼎立的情况。问题就在于,陛下既然不反对,但又不以身作则,那他们肯定就会以此来攻击陛下。” 赵顼眼中一亮,旋即沉吟不语。 思想是革新保守两派的核心利益。 要是没有儒家思想,这保守派都拿不出反对新法的理由,他们就不可能会去支持法制之法,他们都不支持,就肯定也不会用法制之法的学问去限制皇帝。 如果他们敢这么做,儒家之法就废了。 这个本来是要限制皇帝的,但他们又肯定不会用。 那么皇帝就可以反过来,利用法制之法去制衡儒家之法。 其实主要是儒家之法,虽然儒家有利于君主统治,但现在不太不利于富国强兵,赵顼要文治武功,必须要压制儒家之法。 哥要打仗,你们却要藏富于民,那还打个蛋。 而法家之法,其实对于赵顼是最有利的,但问题是儒家之法实在是太强盛,法家之法没有太多出路,百姓都不会接受的。 王安石自己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说得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这显然有意跟法家保持距离,如果是法家,直接加赋就行了。 对比王安石和桑弘羊的经济政策,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王安石的新政兼顾儒家思想,而桑弘羊就是为武帝捞钱,用的手段是法家的术,而非是德。 赵顼很是心动,因为之前他就有打算,要是实在没有办法,搞不定这一群士大夫,那就弄个权力笼子,跟他们极限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