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44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447节 (第3/6页)

    这个大胆的想法,令赵顼都不敢肯定张斐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他问道:“集百家之长?你的意思是,让朕罢黜儒术,迎回百家。”

    张斐忙道:“我绝非此意,也不能这么做,儒家的仁义忠孝,是句句在理,言简意赅,为何要改。”

    赵顼好奇道:“那你是何意?”

    张斐道:“当年百家争鸣,在我看来,争得是道,往小了说,那是治理之道,而往大了说,就是治天下之道,若又迎回百家,中原大地,必然又会变得四分五裂,无论最终成功与否,其代价都是难以想象的,陛下万不可动此心思。”

    赵顼稍稍点头,神色也缓和了不少。

    正如张斐自己所言,罢黜儒家的代价,可能就是国破家亡,可能就是四分五裂,要知道宋朝就是建立在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那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时代,别说百姓,就连老赵家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那你所言的百家之长是指?”赵顼又问道。

    “术。”

    张斐道:“更为直白的来说,就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比如说王大学士变法,他就没有遵循儒家,而是使用术,财政出现困难,仁义是解决不了的,就只能用理财的手段。

    出现谋财害命,贪污腐败,这是仁义解决不了的,故此需要法律。

    人生病了,仁义是解决不了的,就只能依靠医学。

    我们大宋强敌环伺,又缺战马,仁义是解决不了的,故此要研发武器来对抗敌人的骑兵。

    虽然这些都非仁义可以解决的,但若缺乏仁义,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财政出现困难,直接去抢百姓的。人生病了,死了就死了,又与我何干。强敌环伺,就任由他们对边境百姓jianianyin掳掠,只要不打到汴京就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