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1章 打破三足鼎立 (第4/4页)
所以,张唐卿打算从发展经济入手,带动人口增长。 在张唐卿看来,要想发展银州的经济,无外乎几条路,一是发展边贸,二是把银州的特产打响,三是挖掘银州的矿产资源。 边贸?可能性不大,银州虽然靠着西夏,但银州地区并没有榷场。 要想开榷场,可不容易,需要宋夏两国同意,从目前的情况看,西夏同意的可能性不大。 银州地处边地,常年征战不断,民生凋敝,再加上银州地处西北苦寒之地,物产稀少,最多的是荞麦、小米等杂粮,或者再加上一个羊rou。 至于矿产资源,倒是不缺煤炭,可河东路的煤炭就能满足整个大宋所需,银州的煤炭并没有优势。 张唐卿把曹佾叫到值房,交给了他一项艰巨的任务,调查一下银州三县的物产和矿产。 银州所辖三县,每年的税收只有可怜的五万贯,以往还要解往开封一大部分,好在因为银州新立,政事堂给了银州五年优惠,所收之税留在银州,用以修缮衙门和城墙。 后世,经济开发区的套路,搬过来。 所谓无士不治,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此时的银州,什么都缺,缺官员,缺农业,缺手工业作坊,缺商业。 张唐卿准备把商业作为纽带,盘活银州这盘棋,只要经济发展了,就会有大量读书识字的人进入银州,无数的手艺人会积极的落户银州。 只要人口多了,农业自然也会兴盛起来。骑驴的大宋文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