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导演时代_第187章通缉犯和小男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7章通缉犯和小男孩 (第3/6页)



    午休时间还有一会,李谦接着刚才的话题,对徐征和文幕野笑道。

    “怎么样,其实商业电影的剧情挺简单的,找一个能让观众看的高兴的的类型和切入点,也不要拍的多复杂,直白一点,然后找一些能打动人心的细节,这基本上也就是一部合格的电影。”

    徐征道,“我大概明白了,像《人在囧途》这种公路喜剧,核心就是这一路上两个身份天差地别的人相处所发生的爆笑故事,沿途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挖掘一些感人的地方和人性的闪光点作为点缀,是不是这种模式?”

    “差不多,不过还是得看你的完成度,而且不要刻意去煽情。”

    李谦点点头,又叮嘱道,“不过结局必须给人以希望,给人对未来的憧憬,善良的人一定会过上好日子,好人有好归宿,要让观众有认同感,符合普世价值观,不要刻意弄个闹心的结局。”

    导演肯定是要改剧本的,基本上没有不改剧本的导演,徐征又是挺文艺的一人,李谦还是要看着点,别给改偏了。

    很多导演都喜欢在电影里讲道理,他们不关心观众心里怎么想的,只是想通过电影,向观众灌输自己的思想。

    刚上映几个月的《金陵!金陵!》就是这样,作为五年前国内最被看好的年轻一代导演,他的专业水平在同一代导演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电影就拍成那个鬼样子。

    想法太多,全国99%的人心里对金陵大屠杀都有统一的看法,偏偏卢钏想要让所有观众去接受自己的理解。

    给观众上课呢,那还不如回家看书,看锤子电影。

    拍电影有私货是难免的,毕竟人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