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社_关于山海经的二点想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关于山海经的二点想法 (第6/12页)

,也不至于一步才十厘米。

    四十厘米都算少了,所以我倾向于他至少走了二十万公里。

    无论他有没有环游世界,他也绝对不只是在丈量国内。

    他不管怎么绕路,走二十万公里本身就已经非常离谱了。

    因为现代人大多一辈子也走不完这么远的路。

    一个人假如从二十岁开始出发,坚持每天走十二公里,七十岁可以走完。

    那他怎么步量呢?难道真一步步地数?

    不是,古人比我们想象的强多了:‘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

    原文已经告诉读者,竖亥是怎么走的了,他先走完一座山,之后眼睛看着另一座山,伸出手指着,通过相似三角形测距,可以计算出两座山之间的大概距离。

    这也解释了为何竖亥能完成这个任务——数学帮助了他。

    但是,即便用这样的方法。

    他首先也得看得到附近的另一座山……除非他有卫星之眼,否则他还是得老老实实从极东,走到极西,充其量少绕一些路,让有些看得见的山就不用亲自走一遍了。顶多,少走百分之二十的路。

    再说,即便数学工具可以帮他,但极东到极西,经过所有山的这条路程是没变的!依旧是二十万公里……所以这记载无论如何,也是在丈量全球。

    因为,哪怕是以二十一世纪的我国领土来计算,全国的周长也只有四万公里。

    绕着全中·国走五圈,才能走完二十万公里。

    ‘帝’让他从极东,测距到极西。绝不只是在国内而已。

    或许我们应该承认,山海经记录的都是事实,都是祖先周游四海八荒,一步一个脚印,亲眼看来的。

    在学术界,因为我国东部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