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上古帝王的套路 (第11/24页)
是吧,大家应该听得懂这个逻辑吧? 毕竟《尚贤》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宣扬这个。所以帝尧让天下这个举动之后,墨子应该写点这个举动所带来的好处。 否则怎么说服战国时期的君主们尚贤啊? 然而没有,墨子完全没写。 由此可知,前面写的这些并不是编的,因为要编,就编全套啊,把后面的好处也编了啊! 结合燕王哙那件事,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尧舜的事,普遍有一种认知,那就是尧并没有真的禅让天下给舜,而是作秀。 当然,表面不能说作秀,只是部分知识分子心里有数,嘴上还是得说尧多伟大啊。 毕竟鬼知道尧是不是真想禅让?几千年前的人了,墨子、孟子都没有读心术,万一帝尧真想禅让呢? 只是对方拒绝了啊!你不能就说他不想让,他怎么想,我们哪知道?你要诽谤上古圣君? 所以当时,对于帝尧的举动,肯定分为了两派认知。 一派是孔子为代表的‘真让’派。 他认为帝尧是真让了,只是‘许由’、舜都没接受,无奈传位丹朱,之后果然丹朱这个人不行,万民跑到南河之南,请舜回来接管天下。 大禹也是这样,都让位给伯益了,全怪儿子夏启野心勃***兵把伯益干掉了,这才家天下!全怪夏启啊! 以上,这是孔子派的看法。 为什么孔子不写呢?因为小众,当时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绝大多数人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另一派,则为‘假让’派,都认为帝尧作秀!故意说让天下,实际上他知道,对方不敢接受。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许由’吗? 这是个帝尧时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