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 (第1/3页)
直与李老头道:就是他告到京城,上边儿也有人替自个兜着,奉劝李老头莫不识好歹,最后平白丢了性命。 “县令威胁李老,大致是说:莫说京城,就是亲口告到您这儿,降罪也只会降到李老身上。” 褚君陵挑挑眉,示意陈亦接着往下说。 “那县令是徐安手下大臣提携上来的,徐安不定认识这芝麻大点儿的官儿,但不妨碍他借徐氏名头兴风作浪。” 也是那县令警告李老头,徐安是圣上亲舅舅,自己又是徐氏一派,自有贵人撑腰排难,便是李老头那小徒弟和镇国府沾亲带故,比起皇帝舅家,周未这个将军远算不得什么。 天下又尽是皇帝做主,李老头敢与皇家作对,下场自不必说。 “这御状不告也罢,落到您手中,只会是李老污蔑皇室的罪状。” 李老头因州府与县令沆瀣一气欺压良民,本就对朝廷失了信任,再让县令混真掺假阵阵威胁,更觉朝廷聩烂至极,百官协政,竟无一人可信。 官不清白,皇帝任之,李老头骨气硬和命硬还是分得清的,歇了再往上告的心思,只将褚君陵这个皇帝恨之入骨。 后来徐氏受诛九族,李老头对褚君陵印象虽有改观,却是不多,心气难顺,仍觉朝廷欠自己个说法。 陈亦说罢,斗胆看褚君陵一眼,迟疑地开口:“臣以为,李老先生要的不过是朝廷一声回响,您为百官首,您的态度,即是朝廷的态度。” 谏言瘟疫当前,天下子民要紧,且失几分龙颜,给那李老头表一番歉疚:“臣替戌州百姓叩谢皇上圣恩。” 其余朝臣闻言,迟疑稍许陆续跪身,等圣上表决。 褚君陵口气淡淡,叫人听不出喜怒:“怎么?天下但有人受朝廷的委屈都要朕表歉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