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大佬一心向学_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1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146节 (第2/7页)

周上的变化,可惜在做第六跳四周半外刃转体的时候失败,落地的时候手扶在地上,提前结束了比赛。

    积分榜上,他的第一轮成绩始终亮着,88.30分。

    第二跳他只拿了40.00分。

    第二轮结束排名第十。

    前天上午只有一场预赛,给了选手很大的压力,有人拼命爆发,有人小心压制,再加上各种因素导致的状态浮动,所以预赛的成绩并不能作准。

    如今进入决赛,在杭峰前面已经出现了六个90分以上的高分。

    有着七次折返的超级u型池,排在前面的选手都是完成了五周,甚至是五周半的难度。

    杭峰只能完成四周半的实力,88.30的分数,其实已经有点偏高了。相同水准的决赛选手,最高的也只有84分。

    显而易见的,裁判很喜欢他。

    杭峰做不到五周,就不会去拼成功率太低的动作,他踏实的去努力四周半。

    但最得到裁判欣赏的是他在四周上的表现,他几乎在两场比赛,把所有四周的难度动作,正反方向,抓板方式都完成了一遍。

    这样的行为可以让裁判更加精准地评估他现在的实力,这是一个运动员该拿出的态度。

    第一次在世界赛场上露面,就想拿冠军,在想什么呢?!

    不止简对杭峰解释过,其实从小到大,陈虹女士也和杭峰聊过很多国际赛场的规则。

    滑雪这类技巧性的比赛,打分环节有很多裁判的主观意识,尤其是男选手,想要在裁判心里提高地位,是需要“刷周期”的。

    在职业滑雪圈里,将这个行为叫做“初始印象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