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九十三章:朱英的震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朱英的震撼 (第5/6页)

章制度极为完善,还有各类的跟火器有关,类似于研发中心的存在。

    朱英想要捞工匠的心思,泡汤了。

    火药司听上去好像是个衙门,实际上这里完全相当于一个小城。

    所有的工匠的吃穿用度,全部都在这里,不得出去。

    包括家属,也都生活在此。

    这里还有专属的教育机构,类似于学堂之类的存在,可以让工匠的后代读书识字。

    其中最让朱英感到震撼的,便是朱元璋对火器要求的严格。

    每个工匠,都有自己的专属记号,这个记号,在火药司是备案的。

    这就是说,这里生产出来的每个火器,是由那个工匠制作,全部都能查出来。

    如果在战场上,出现了哑火,炸膛,就能寻着记号,直接追究到某位工匠身上。

    轻则受刑,重则赐死,重大失误者,族灭。

    好家伙,听到太监这么一说,朱英顿时明白,难怪他们看到那些工匠,一个个精神专注,没有丝毫懈怠。

    原来根本的原因,竟是如此。

    只有真真切切的在火药司转了一圈后,才能明白。

    在大明明初,十四世纪这个年代,拥有这般精良的火器,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降维打击。

    而且,这并非是初创,早在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就下令规定::“凡军一百户,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

    也就是说,哪怕最基础的常备军,百人中也有十名火统兵,火器的配备最低已经达到百分之十。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一些特殊的精锐部队,可能火器的配比已经达到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