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309章:藩王们的焦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9章:藩王们的焦虑 (第2/8页)

三品,这一品之差,犹如天壤之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同样的职权下,大理寺已经沦为了类似刑部的下属机构。

    当刑部的案件结果出来后,你大理寺敢反对?这岂不是对上官不敬,要不要刑部尚书教你做人。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至此大理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现在的清闲衙门。

    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倒也是正二品。

    这般来算,三法司已经无法形成三权并立,只留下刑部和都察院两虎相争。

    在清楚这些后,朱英的目光就放到了大理寺这里。

    因为像是这种清闲衙门,一般是郁郁不得志的人,才会到这里任职,身世相对来说,要清白许多,身后的宗族背景也不会过于复杂。

    更容易掌控的情况下,还可以快速的发展自己的亲信势力进入。

    现在朱英所讲解的律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接近了前世律法的根本,把大理寺,或者往后法院的官员独立在现有官僚系统之外,最大的好处就是遏制了官官相护的源头。

    其中包括取士,也是要以新科举的方式,而不是通过举荐的方式加入。

    这也就意味着,在朱英的安排下,往后所有进入大理寺的官员,只能以通过科举律法考核的形式。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大理寺的被侵入。

    官官相护的本质,还是来源于血脉,宗族间的庇佑关系。

    而举荐,就是这个其中最大的弊端。

    比方说刑部尚书的儿子,完全可以通过举荐的方式进入朝堂,哪怕他的学问差一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