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随死殉_分卷阅读42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7 (第2/4页)

进小宅。因与户部、光禄寺、翰林院比邻,进宫也有便道,住在刺柳河畔的多是官宦人家。池枚寓居的这座宅子虽小,却极其抢手, 想买都买不着。

    他当年进了翰林院, 师叔左英轩关照他, 就近借了个宅子给他住——

    左家是文宗豪门, 六代京官, 并不缺银子。之所以只把这个小宅借给池枚住,没有直接送给他,那是因为左英轩根本没想到, 自家才华横溢的师侄会因故在翰林院蹉跎二十年。

    他老人家想的是, 等池枚外放回京了, 就把位于自家朱紫大道附近的宅子匀一个给池枚。

    朱紫大道, 又名阁老街。离皇城非常近,家里没出过一品、二品大员的人家, 根本没资格往这里搬——想搬,前边人家也不会把宅子卖出来。想入伙是要被挑剔资格的。左英轩十分看好池枚, 觉得自家师侄是一个不弱于富临神童赵良安的人才, 迟早都会入阁。

    左英轩自知家中几个儿子都不是读书的材料, 一代不如一代,打定主意要儿子们抱紧池枚的大腿。

    哪里知道世道不好, 整个南明派都受了东胜党人的拖累, 近两代人都血扑不起。

    如今池枚居住的小宅里挂起白幡, 家里乱成一团,两进小宅门第不深,隔门都能听见家眷的哭声。

    过往路人纷纷诧异,有邻居打听究竟出了何事——住在附近的都是官宦人家,池枚在翰林院混了二十年,没混上部院长官内阁学士,那也是堂堂的四品京官,在翰林院资格极老,经筵上替皇帝、太子讲过经史,替翰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