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821 对案难独饮 (第3/6页)
,司马勋虽然在监中被闷杀,此事并未大白于天下,但当时在台内激起那么大的波澜,当中隐情还是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出去。当然其中或许也有沈氏等jianian诈吴人背后推波助澜的缘故,时局中已经不乏人知道王彬在淮上大战前夕派人行刺沈维周之事。 也正因此,一时间整个都下对王彬骂声大炽,人多指责他欲杀贤害国,江东安定乃至于王业社稷险些被他一举败坏。 如果仅仅只是骂名倒也罢了,王彬隐于乡野、避世不出,只作充耳不闻。可是时人对他厌恶并不止于骂声,甚至于付诸行动。新年前后,王彬在乡中遭遇四、五刺杀,甚至有一次刺客直接冲入王彬居室,更将王彬一名小妾当场刺死! 这些刺杀,刺客有的行刺不成便逃走,有的则被当场擒下,审问皆以义士自标,痛骂王彬,至死不饶。 王彬也不知这些刺杀背后到底有没有主使者,如果没有,那是时人恨他欲死,从另一个侧面印证沈维周时誉之高,在一些人看来甚至可与社稷安危等同。而若是有主使,则意味着沈家并未因为王导的引退而打算放过王彬,仍要将他置于死地! 这两种情况,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最坏局面。王彬比任何人都清楚沈充的阴毒诡计,如果沈充还是不打算放过他,那他真是岌岌可危。王彬不是没有想过以此反击沈家,自己导演一场刺杀而后借此攀咬沈充,斥他暗杀大臣。但如此一来,此前好不容易按下的司马勋之案又要被翻出,或许这正是沈充所希望的。如果王彬真的那么做了,可能整个琅琊王氏都要再受连累! 本身背负骂名,又有性命之忧,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