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_0807 待归之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807 待归之人 (第4/6页)

算是如此,单凭一份请辞奏书就能避开要害。虽然没有避免被辍用的结果,但却留下了一个尾巴,仍有复起之可能。

    要知道即将光复桑梓的,可不仅仅只有琅琊王氏。王导将此与请辞与否联系在一起,那么时局中那些人家难免会有“他朝君体也相同”的隐忧,就算此前也愿意王导就此退居台城之外,但也不得不稍作姿态,这也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如此一来,淮上战事打得太漂亮,反而给王导施加了一层保护伞,让沈哲子准备多时未能一竟全功。不过就算王导应对如何巧妙,但也仅仅只是稍挽颓势,对于整个局面的扭转无甚帮助。

    王导去位,诸葛恢则升任扬州刺史,可以说是成为了青徐人家在时局中新的舵手。就算琅琊王氏此前在青徐侨门中有着怎样庞大深厚的影响力,也难阻止青徐侨门分裂态势。

    就像是沈家在成为吴人首领之后,从来不会去想再去拉扯吴郡顾、陆一把,甚至要避免牵连太深,如此才能让吴人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沈家周围。而褚和庾家甚至还是姻亲,可是当其人担任执政之后,对于庾家同样没有鼎力相助,庾怿只能退避离开中枢,就算已经在豫州取得不小的局面,但褚在选择方镇连结的时候,宁愿选择陶侃都不和庾家重修旧好。

    至于历史上的桓温,则是直接对一路提拔他的庾家挥起屠刀,杀灭诸庾,尤其是庾冰的后代几乎被诛杀一空。

    诸葛恢虽然不至于这么烈性凉薄,但想必也是绝不甘于长久生活在琅琊王氏的阴影之下。甚至于如果这一次王导被彻底踢出台城,他或许还会对王家子弟稍作提携以彰显姿态,但是王导留下一个尾巴,只会加剧彼此之间的裂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