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_0528 气通神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528 气通神畅 (第3/6页)

东西,干笑一声稍缓尴尬,然后才问道:“太保有此倡议,也是持重国计,晚辈不敢置喙。只是想问一下,虞公这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虞潭闻言后便摇了摇头,说道:“这件事,你也不要太狭了想。于我等吴人而言,乡土所治自然更信重乡人。但是眼下你也已经任事了,应该能明白,于国计而言,终究要兼容并包,才是长久之计。独绝于外,或可得一时的便利,但势不能长久啊。”

    这个道理,沈哲子当然也明白,否则就不会在吴兴太守的人选上,特意选择侨人出身的陈郡谢氏。结果是防得了第一剑,没防住第二剑,而且这第二剑比第一剑更加命中要害。

    他来请示虞潭,其实也没有报多大希望,东扬州的成立,虞潭执掌护军府,谢裒出任吴兴太守,这几件事几乎集中在了一年时间内完成。如果在会稽内史的人选上再死据不让,那么不免有些咄咄逼人。

    政治上本来就是你进我退,有来有往。如果所有好处都想占下来,那么别人还玩不玩?琅琊王氏为什么在王敦那里有了一次大崩盘?就是因为吃独食,不让别人玩。那就只能掀桌子了,打翻了重新布置起来,这样才能各家雨露均占。

    必要时候,抓大放小,这也是沈哲子归都之前,与老爹商议好的一个策略。东扬州刺史这个位置是绝对不能放手的,至于别的,都有商量,而且已经做好了与台中兑子的准备。

    但准备是一方面,可事情以这种方式来到面前,还是让沈哲子颇有措手不及之感。他将王导提供的名单摆出来,指着上面几个名字说道:“太保所列几人,其实说起来,都不具备担任会稽内史的资格。”

    这话倒也不是什么气话,像是殷融这个人,根本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