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742 季龙奴婢 (第4/5页)
直接被扣在余杭拖延入都,台臣们俸给甚至都无以为继。及后虽然表态东扬撤州,动作却拖拖拉拉,仍然是生在东南的一个毒瘤。 随着今年战事转为严峻,台臣们也担心此人留在会稽会再故技重施给其子筹措资用,那样一来,许多江东少有置业进项、全仰俸给的清贫台臣们怕是要一年到头、举家餐风饮露。所以对他们而言,当务之急是让沈充赶紧离开会稽,让台资能够顺利抵都,至于离开的方式,并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有了这些底层台臣的呼声,加之不乏吴人煽风点火,台辅纵然还有迟疑,也实在不好罔顾众愿,加之眼下除了沈充以外,也实在没有太好的人选可供选择。 于是局面就一步步演变到了眼下这个情况,沈充离开会稽镇所赶赴京府,而江夏公卫崇担负着台辅众望南下入郡。卫崇在会稽到底做了什么,好处暂时台中还没有感受到。但是沈充北上的害处,却是已经摆在了眼前。 这些变化,本来都是能够对时局造成深刻影响,会引起大量时人尤其是青徐人家反弹的变数。结果因为奴兵压境,即便是有许多忿声激言,也根本难以引起共鸣。 钱粮不在手里,用强又无兵可用,原本还可以发动舆论攻势以炒热吴人奋进对时局造成的危害,结果却因为沈维周抵挡在最前线,非但不能诋毁其人,还要大肆渲染战功以稳定时局人心。台中那些执政诸公们心情之纠结,可想而知。 当然类似的困境,并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羯奴大势汹汹而来,其兵威之盛,乃是中兴以来所未有,淮南战事极有可能会出现相当恶劣的局面。这并不是台辅们为了打击政敌而幸求于敌人的歹念之想,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如今时局中任是谁都看得清楚,沈家是将家运都寄于淮南一战,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