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卷阅读35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54 (第4/4页)

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

    三月下旬,北疆冰雪消融,边塞各卫所陆续开始春耕。

    军屯,商屯,民屯,都忙碌起来。

    四处可见在田间劳作的军汉和扛着锄头的壮丁。

    农具不是问题,但耕牛的数量有限,即便使用朝廷的耕牛要交税,仍有许多边民到有司登记,排队等着领取耕牛。税可到夏粮之后补交,先忙完春耕才是根本。

    北疆地广人稀,朝廷从山西移民也是优先充实北京,之后是顺天八府,轮到大宁,还很遥远。

    大宁的常驻人口仍旧不多,倒是往来的兀良哈和女真部落渐有增幅多的趋势。

    朝廷在开原广宁开了互市,主要交易马匹牲畜。大宁成为了粮食,皮毛和布帛的集散地。有言官借此弹劾,永乐帝不但没有追究,反而给孟清和发了敕令,许大宁每年夏秋两季开互市,征收的税额,依开原和广宁例上交户部。

    孟清和询问过朱高燧,又同大宁都司上下商量,决定上交户部之后,再从税额中取一成上交皇帝内库。

    考虑到拿钱的是皇帝,朝中御史言官蹦跶两回,被按下去,也只能摸摸鼻子认了。

    内库属于皇帝的私人财产不假,但遇到天灾*,需要发放灾款救济粮时,皇帝自己拿出的钱未必比国库少。如崇祯时期,发给辽东的兵饷,大部分就是皇帝自己掏腰包。

    向户部要?就两个字,没钱。

    哪怕满朝官员都富得流油,到皇帝面前照样哭穷。

    国库里的钱都哪里去了?

    大概只有天知地知,朝堂上的诸公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