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0 (第1/4页)
真是不长记性。 “拟旨,令大宁,宣府,辽东诸卫自归附部落垛集壮丁。赵王领骑兵一千步卒三千巡视辽东,备御朝鲜。” 内官带着朱棣的命令到了文渊阁,当值的杨士奇和杨荣领命,动作利落的对圣旨加以润色。一切妥当之后,交由皇帝盖印。 自解缙黄淮等奉命修书以来,文渊阁名为七人,实际已是二杨独大。 杨士奇为人谨慎,行事周密,杨荣善于察言观色,体察上意,宫中每有旨意下达,都能做到令天子满意。因而屡次得到天子恩赏,以五品的官职,竟得六部天官礼遇。 两人的风头渐渐压过了曾被永乐帝捧上天的解缙。 在二杨面前,解大学士已然是昨日黄花。 获悉文渊阁的排位变化,解缙纵有不甘,也只能咬牙认了。他被修书一事绑住了手脚,在道衍的眼皮子底下玩不出任何花样。 解缙终究是个聪明人,知道的糊弄了事已让天子已对他有了看法,为今之计,只有认真修书,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才能让天子对他改观。 为重新获得天子的信任,夺回在文渊阁内的地位,解大学士撸起袖子,集中精神,全力以赴。 有了他的带头作用,书籍材料的整理和抄录速度变得飞快。参与修书的众人丝毫不敢懈怠,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全用来抄录典籍。 挑灯夜战成了常例,谁敢说自己每日的工作时间不满八个时辰,绝对会受到众人鄙视。 大明的才子们日夜奋斗在岗位第一线,经过他们的手,一部载入史册的大典即将问世。 修书的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