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分卷阅读33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4 (第2/4页)

往种种不愉快,日本必须给明朝一个满意的答复。

    识相的,道歉,赔款,交人,一个也不能少!

    这些话,一字不漏的写进了诏书里。

    道理是对本国人讲的,蔖尔小国,诸多蛮夷,不识教化,该收拾就不能手软。

    郑和王景弘齐声应诺,表示定会遵照天子之意,一字不漏的向日本宣示天子诏令。

    永乐帝很满意,放下笔,盖上印玺,随后又多加了一句,“若其不能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明言告知,朕将派兵,治以上国之令!”

    这话说得是相当不客气。

    翻译过来就是,让日本人眼睛擦亮点,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最好识相点,自动自觉把倭寇的问题解决了,再道歉赔款,自然万事太平。

    不识相的话,朕就要动手了。

    枪炮无眼,不慎打到了人,砸塌了房子,误伤些花花草草,在所难免。介于日本-政-府-种种不合作的态度,因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都要由日本负责!

    郑和王景弘再次应诺。

    负责记录天子起居的史官很是苦恼,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才郑重下笔,将此事记录下来。

    职业道德要求他实事求是,但考虑到国际影响,下笔还是经过了润色。

    毕竟,上-国-天子-威-胁-恐-吓,口口声声要用拳头讲道理,委实不利于大明的对外形象。

    华夏是礼仪之邦,讲究的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若要以力服人,必须要春秋一下。

    在史官陛下,朱棣的一番-霸--权-之语,被春秋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