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324.第324章 进修生的军训安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4.第324章 进修生的军训安排 (第5/8页)

,我们自己的兵倒是早就已经适应了,这帮新来的菜鸟很可能扛不住我们的练法。”

    相比同时代的军队,海汉民团的训练方式除了更为科学高效之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运动量更大,用反复的强化性训练来巩固士兵的战术动作,让他们能够将日常训练内容在战场上也顺畅地发挥出来。这种训练说起来很简单,道理也浅显,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却是同行们难以完成的。究其原因也很简单,说穿了就是一个钱字。

    要加大军队的训练量,势必就得让士兵们日常摄入足够多的热量才行,否则大运动量的训练对士兵的身体将是极大的损耗。而改善士兵伙食就等同于要增加军费投入,这个费用得不到解决就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训练。以大明为例,虽然空有百万军队,但除了类似部分地区的边军、京军、侍卫亲军这样的精锐部队之外,大部分卫所军都是疏于cao练的。到了明末后期能够做到五日一cao或者每旬一cao的,基本就得算是一方精锐了。而这样的训练频率能够练出什么素质的兵员,其实就可想而知了。

    执委会从筹划组建武装力量开始,就定下了要走精兵路线。对于民团的军费投入与同时代的同行们相比,可谓是慷慨至极,养一个民团兵的费用大概是崖州水寨普通士兵的五倍以上,而这还没有计算个人的装备及武器在内。如果把在建的几艘军舰也算上,那么海汉民团成立一年来所投入的军费,基本已经超过了大明在琼州岛驻军的军费总额,而双方的兵力规模却相差了足足十倍。

    充足的军费除了让海汉民团装备了这个时代地球上最为先进的武器之外,士兵们的营养水平也可算是同时代军队最好的待遇,日常的伙食所能提供的热量,甚至都是经过了专业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