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元芳开始_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苦一苦天师,骂名我不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苦一苦天师,骂名我不背! (第4/7页)

的镇守太监、税收太监尽数革除,东厂又被锦衣卫压得抬不起头来,纵观我大明,不用宦官,以本朝为最……”

    “可此前陈洪任了东厂督公,却于江南遇害,如此一来,陛下再不抬一抬内臣宦官的地位,恐怕就真的要失衡了……”

    “吕芳正是看准了这个机会,才派了杨金水出面,如今司礼监推行织造局,不仅缓解国库空虚的危机,还能顺理成章地让内臣的影响力重回民间,没有比这个再合适的机会了!”

    严嵩露出赞许:“你静下心来,是能把大事想明白的。”

    “这确实是吕公公的打算,他在用杨金水为秉笔太监时,就应该考虑到了这点,不然以吕公公的沉稳,还会再压一压杨金水,省得出头太快,栽了跟头……”

    严世蕃倒是听湖涂了:“既然父亲知道吕公公的安排,那又何必阻拦呢?这不是凭白得罪人么?”

    严嵩问道:“老夫刚刚是怎么拒绝的?”

    严世蕃眉头一动:“父亲并没有拿祖制说事,而是批判张经和李天宠的提议‘立论轻率,大而无当’……”

    想要反对织造局很简单,“不许寸板下海”是祖制,祖宗之法不可变,一句话就顶回去了!

    想要赞成织造局也很简单,海禁的核心,禁的是民间贸易,官府赚钱是不拦着的,真要不许寸板下海,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

    官字两个口,向来是正反话都能说,不过如果要从祖制为出发点,以后想要改变,倒是难了。

    严世蕃说到这里,已经意识到,这位老父心中是赞同织造局的:“父亲否了此次的提议,是准备后面由我们的人提出?这张经和李天宠,不值得如此郑重对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