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1 (第3/4页)
忧外患之中,高宗皇帝不敢冒险,他要对他的国家负责。 顾颂当太子当得太合格了,文治武功无一不精,他又是嫡长子,最是名正言顺不过。 因而顾颂活着的时候,他的弟弟们都老实得很,从来没人肖想过皇位,大家都想着日后当个闲散王爷就好。 等到顾颂去了,高宗皇帝再看以前很顺眼的庶子们,哪哪都不顺眼。他们比起顾颂,实在是差得太远了,最后挑出顾顺,也是矮子里头拔高个,就他看起来稍微好一点,尚有培养前途。 元寿十二年,高宗皇帝驾崩,皇太子顾顺继位,次年改元天启。 老实说,先皇不算是个昏君,换个风平浪静的时代,他也许能当个规规矩矩的守成之君。 无奈先皇的运气很不好,他撞上了一心想要为父报仇的拓跋承志。 同样是在星宿川一役失去了优秀的储君,光明王朝的老皇帝比高宗皇帝来得任性,他不顾虎视眈眈的儿子们,愣是立了四岁的小皇孙为皇太孙。 拓跋承志的童年过得很压抑,为父报仇不过是个说法,他连拓跋光长什么样都不记得了,逼着拓跋承志拼命成长的动力是那群想抢他储君位的叔叔,他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拓跋承志十六岁登基,花了八年的时间摆平所有对他不服的皇叔。 天启十年,距离星宿川之役二十年后,养精蓄锐的乌雅人卷土重来。 过去二十年,是两国实力此消彼长的二十年。一边是厉兵秣马伺机而战,另一边却是笙歌燕舞毫无准备,因此这一战的结果,根本是全无悬念。 先皇不是端明皇太子,从小没有受过专门的帝王教育,而且由于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