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二章伐夏战略 (第4/4页)
爷的雍熙北伐把国精锐陪光,父亲给大宋培养出一个大敌,儿子在最关键的时候收了手。 坑国三人组! 以至于大宋到了神宗时代,已经百弊丛生,神宗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变法革新。 仁宗做了四十几年皇帝,死了后,英宗上位。 英宗并非仁宗亲生,为了树立威信,大宋再次开始与党项的正面大规模作战。 但依然败,没有地理优势,没有人和,只有天时,这仗打不了。 更何况,虽然表面与宋国和平相处的辽国,为了遏制宋,在背后还不断给夏支持。 在这种蛋疼的局面下,脾气和性格都比较刚烈的神宗皇帝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他的雄心壮志。 从王安石对西北军事的改制,到五路伐夏,这位皇帝每天都能听到无数反对的声音,即便是做梦的时候,也能听到司马光在那里喊叫:不能啊!陛下! 发展到神宗时代,大宋对党项的战略其实才真正成熟起来。 为什么说真正成熟起来? 这个时候出了一个真正的狠人:王韶! 王韶这个人是学渣,考了很多次都没考上,就跑去西北游历了。 有的人出门游历是吃吃喝喝,在石头上刻到此一游。 但王韶出门游历,是去考察地形地貌人了。 考察完后,他跟神宗皇帝写了一封《平绒三策》:“国度欲平西贼,莫若先以威令号衣河湟;欲服河湟,莫若先以恩信招安沿边诸族。” 意思是,大宋要灭掉西边的党项,先要使河煌臣服,从西线给党项施加军事压力,分散党项在横山地区的兵力,从八方去包围党项。 此策略,与西汉时张骞的“断匈奴右臂”策略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