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宅在古代_分卷阅读27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5 (第1/4页)

    之心度君子之腹。

    布告墙上的政令很简单,只有五条粗略的规划。

    一、交合县境内,下辖一十二个村子,务必每个乡村都要建设一家医馆。

    二、在县城建设养济院。养济院专为收养鳏寡孤独。

    三、在县城建设育婴堂。育婴堂专为收容未成年之孤儿、弃婴和年幼的乞丐,提供日常饮食和四季御寒衣物以及住所,直至成年。

    四、在县城以及一十二村建设蒙学书院。

    四、在县城建设武馆。

    这五条政令,每一条都紧紧贴合交合县的民生状况。

    如果说之前的以工代赈、雇佣百姓是给穷苦的交合百姓续命的话,那么现在这五条政令,则是完完全全的民心所向的公益之举了。

    不多时,一张熟悉的脸庞出现在人群之中,看着布告墙上的条条政令,脸上又是震惊、又是感慨。

    他很快找到了发放布告的衙役,笑着讨了一份多余的布告,拜谢后匆忙离开。

    回到自家后,他便埋头案首,执笔写了一封信。

    信的起首是:臣交合县监察御史孔正有事启奏皇帝陛下……

    写信的这人,正是派到交合县的监察御史孔正。

    他的这封信,是写给远在京都的雍和帝的。

    一般来说,地方的监察御史如果给皇帝写信,十有八九就是痛斥地方官员的不检点、甚至是贪污腐败、尸位素餐。尤其是孔正这种与李文柏父辈之间有过过节的,更不可能专门写信夸赞李文柏的功绩。

    但孔正这封信,写的确实是李文柏的功绩,或者说,是李文柏在交合县干的益民实事。

    事实上,自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