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 远东碰撞 (第4/7页)
军士兵受到了眼鼻耳地强烈冲击。神经受到了一次次地考验。 在地面上,自己一直信任依赖无往不利的坦克成为中队坦克的一个个活靶子,不管多近的距离,苏军士兵发现自己手中的反坦克火力对这些中国坦克丝毫没有作用,一发发的炮弹被大倾角的装甲给弹飞,即使是能击中爆炸,也只有想办法击中侧面的履带传动装置或者是坦克的后面才能击伤或者是摧毁对方。而对方的坦克又怎么会乖乖地听话将自己的小屁股露在你的炮口前呢? 面对这种情况,苏军士兵只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刚装备不久的喀秋莎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在欧洲战场上给予了德军很大的打击,但是在这里,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被中国人降低到了最低点。宽阔的战场使得中国人可以尽可能地散开队形减少集中队形,这样做使得喀秋莎火箭炮的密 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只要是喀秋莎火箭炮一发射,\|队从重炮到攻击机的优先打击。 而中国人的火箭炮一次齐射火箭弹相比喀秋莎发射的数量更大更多,精度更准,威力更大,很多喀秋莎火箭炮在第一轮齐射后便失去了第二轮发射的权利,一堆的火箭弹会覆盖到苏军刚才的发射阵地上去,将还来不及撤离的喀秋莎变成一堆废铁。 终于,在无尽地损失了大量的军队士兵和武器装备后,苏军士兵终于顶不住这单方面的大屠杀,一些士兵开始尝试向中队投降,但更多的苏军士兵选择了向后撤离逃跑。 在战场上最容易传染的东西一个是病毒,一个是谣言小道消息,最后一个是面对死亡时的绝望心情。小撬棍终于延伸到苏军官兵心目中那坚如磐石的心中,翘起了违背军令人类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