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夜阳鸟 第277节 (第6/8页)
。 但医生却说,对于戚晚这样的病人并不能只看表述是否清晰,很多正常人说话磕磕绊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有病,反过来也是一样,戚晚讲故事有趣,这并不代表她正常。 恰恰是这样的病人,他们会更为关注,而现在他们科就住着好几个和戚晚情况类似的病人。这些病人有的智商奇高,有的是双博士学历,还有的脑子转得极快,记忆力超群。他们每一个人都有非常突出的强项,但他们都有精神分裂。 医生还说,戚晚的问题在于一些普通人眼中“常识性”的认知发生错误。 简单说就是,她会脑补、想象出一些没有发生的事,并将它描述得跟真的一样。或者说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误会,一个正常人遇到了并不会多想,但戚晚看到了就会“编造”出开头结尾,挖掘成因,得出结论。 当然,这些只是最轻微的表现,随着症状加重,她的“妄想”和“分裂”也越发极端,已经到了必须用医学手段干预的地步。 因为医生的看法和戚晚对自己的描述,专案小组里很快出现意见分歧。 戚晚的稿子是否能作为证据是有争议的——它是客观存在的文字,但它的内容绝对不够客观。 但换个角度看,这些不够客观的内容,又和案件的大概走向相吻合,从框架上来说又不能算是妄想,里面真真假假连戚晚自己都无法分辨。 难点就在这里,到底该不该参考,以此为梳理思路,该参考多少,哪里可以参考,哪里不可以参考? 这对于本就是局外人,没有亲眼见到事实的小组成员来说,无疑是设置了一道迷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