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夜之城·虐身虐心,非典型BDSM_致读者爸爸们的一封信:当我们在看小说时,我们在看什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致读者爸爸们的一封信:当我们在看小说时,我们在看什么 (第3/5页)

。我们每个人对于该如何安抚自己的情绪都有不同的理解,这就导致了我们的期待值是不同的。

    这也是对于同一篇同一篇桥段,有不同观看感受的一个原因。

    作者在写的时候,到底在写什么?

    写作是一件私人又公众的事情。

    每个作者都希望将自己的期待满足最大化,用笔和纸,以及自己的时间,烹饪出一场最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大餐。

    任何迎合他人,而规避自我喜好的创作,都需要消耗作者的大量精力——而完全迎合作者自我个性的则十分轻松,但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故事发展有其必然的逻辑性,但逻辑线不是唯一的。在人物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不同事件的产生,会衍生出不同的性格终点,所以在故事创作的时候,我们很难说哪种走向合适,哪种走向不合适。

    单以辉夜之城举例,沈夜会不会遇到中东国王?是一件两者皆可的事情,国王上岛玩耍,看见沈夜是一种可能,林锐刻意将二人规避,两人老死不相往来亦是一种可能。在达邦家的家法一章里,认为达邦可以放过沈夜,是基于不想让沈夜受伤的渴望;认为达邦会严格执行家法,是抱着看虐文的态度点进来。两个选项是否都合理?其实都合理,作者作为上帝,可以找任何理由让这两者成立。那么为什么会引发不同的讨论?

    我觉得究其原因,还是能否满足读者期待的问题。

    我个人精力有限,写作只能写出其中的一种可能性,我之所以强调鼓励同人创作,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希望有任何探讨其他可能性的读者,将另一种可能写出来,这样我们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