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第526节 (第3/7页)
系的两所学校里,每个年级都会选出成绩优异的、进步明显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人数虽然是有限定,但是条件明显放宽了一些,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能拿到奖学金,只要是有进步的,又或者是在其它方面有了突出成绩的,都可以领。 苏小软之所以这样设,也是考虑到了现在大部分家庭条件都一般,而且成绩好的同学总共就那么几个,她要的是大家都能上得起学,不能只盯着前几名,那样的话,她做这个的目的明显就不对路子了。 这年头能考上大学的概率还是很低的,不说大学,就算是普通高中,也不是寻常人家能上得起的。 苏小软看了顾楠给她整理出来的资料,一部分是从教育局那里参考的。 其中一个镇子上的初中有六十个孩子,能上高中的不会超过五个。 而且这个数字也不是一年两年的,而是十几年来,一直都是这样的。 由此可见,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本来就高,再加上各个地方的教育资源不同,这孩子们的成绩自然也就高低不同,而且差异还很大。 再加上,一个县里顶多就是一两所高中,就这个条件,能容纳多少高中生? 全县有多少的适龄孩子们? 考虑到实际情况,学校设的分数线也不可能低了。 再加上就算是有的孩子考上了,也未必有条件上高中,毕竟高中三年的花费,比之小学六年还要多。 因为高中就要加上住宿和餐饮了,那钱肯定是唰唰地往外花。 不仅如此,高中的课本和一些复习资料也比初中时要贵得多,所以高中三年,真的不是普通人家能供得起的。 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在上学还好,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