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7章 解析子午谷奇谋 (第2/4页)
连一半的路程都没走完。由于主力没能及时到达,其他魏军也被蜀汉击退或主动撤退,这次战争以曹魏失败而告终。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率领主力从汉中出发,走子午谷北上进攻西安。结果高迎祥在子午谷北口遭遇明陕西巡抚孙传庭的伏击,更因为子午谷的地形而陷入进退不得的绝境。经过四天四夜的死战,高迎祥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全军覆没,高迎祥本人也被孙传庭俘虏。高迎祥随后被送往北京凌迟处死,明末的农民起义此后一度陷入了低谷,直到李自成的崛起才再次迎来高潮。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即“西安事变”。当时驻扎在汉中的国军五十一师师长、蒋介石嫡系将领王耀武得知“西安事变”后立刻率兵北上“救驾”,走子午谷进攻西安。但由于子午谷的地形和准备不足,王耀武走了三天都没走出子午谷,部队甚至还断水了。而张学良早在子午谷的北出口部署了重兵防守,已经快被渴死的王耀武就算走出子午谷,恐怕也会全军覆没。幸亏王耀武及时收到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消息,立刻带兵返回汉中,这才算逃过一劫。如果王耀武没有及时返回汉中的话,五十一师应该会被全歼,而某些人吹嘘的“抗日名将”恐怕也难逃一死。 综上所述,历史上真正走子午谷进军的将领全部遭遇了失败,有些更是赔上了身家性命。如果诸葛武侯当年没有否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魏延的历史评价恐怕也会沦落到与马谡类似的水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